目录
目录
●调查与发掘
●调查与发掘
重庆忠县崖脚楚墓2000年发掘简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重庆市忠县文物保护管理所 (3)
四川石棉县三星遗址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雅安市文物管理所、石棉县文物管理所 (3)
【摘要】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在三峡库区重庆忠县崖脚墓地D区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中、晚期楚文化墓葬。这事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发现的分布位置最偏西的楚墓。这批墓葬规模较大,文化因素较单纯,为研究战国中、晚期楚的疆域、楚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内容摘要】四川石棉县三星遗址位于大渡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通过调查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与商周时期遗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等器物,对研究大渡河中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重庆忠县; 三峡考古; 战国中晚期; 楚墓
【关键词】石棉县; 三星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 商周时期遗存
www.7727s.com,
自贡市黄泥土山崖墓群清理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自贡市沿滩区文物管理所 (14)
四川安岳县庵堂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刘健 (26)
【摘要】自贡市沿滩区2007年发现一处崖墓群,考古工作者进行了清理发掘工作,出土的器物有陶俑、陶器、五铢、货泉等,属于东汉至南朝时期的墓葬,具有较为重要的资料价值。
【内容摘要】安岳县庵堂寺摩崖石刻有龛窟22个,摩崖造像345尊,碑刻题记13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由晚唐 ~ 五代,造像题材丰富多样,尤以五代作品最具特色。
【关键词】自贡; 崖墓; 陶俑; 陶器; 五铢
【关键词】安岳庵堂寺; 龛窟; 摩崖石刻
华蓥市永兴镇驾挡丘宋墓群发掘简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安市文物管理所、华蓥市文物管理所 (27)
绵竹宋代瓷器窖藏 宁志奇 (28)
【摘要】华蓥驾挡丘宋墓群是2001年永兴中学建设施工发现的,其中M1、M5保存较为完整,具有南宋墓葬的典型特点。整石打凿的石棺和出土部分精美实用瓷器为研究四川地区宋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内容摘要】四川绵竹城关胜利街发现一处宋代瓷器窖藏,内有观音像、瓷三足炉、瓷瓶、黑釉盏等,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关键词】华蓥市; 宋墓群; 发掘; 简报
【关键词】绵竹; 宋瓷窖藏; 瓷观音; 瓷三足炉; 黑釉盏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更新世晚期环境与贵州旧石器区域性文化研究 张涛 (34)
湖北天门县肖家屋脊遗址史前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分析 王银平 (29)
【摘要】贵州地区分布着三种有特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即以锐棱砸击法为特点的猫猫洞文化类型;以小石片石器为特点的马鞍山文化类型和以上述两者兼有的白岩脚洞文化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一分布特点构成了贵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文章从地质、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出发,对其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论证,认为更新世晚期环境对贵州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三种不同文化类型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肖家屋脊遗址的聚落形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当时的某些社会结构特点:即通过该遗址居址区、祭祀活动区和墓葬区三个部分的聚落形态和各阶段性变化,探讨该遗址从屈家岭文化晚期到石家河文化时期聚落形态的演化轨迹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更新世晚期; 贵州; 旧石器; 文化研究
【关键词】肖家屋脊;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聚落形态; 社会结构
良渚文化高柄盖罐的“尚中”思想 肖凤春 (41)
柳州白莲洞、鲤鱼嘴遗址燧石石器 刘文 (36)
【摘要】福泉山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高柄盖罐造型精美,每一部分都富有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设计反映了良渚文化先民的“尚中”思想,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黄金分割”的概念。
【内容摘要】柳州白莲洞遗址发现有人类牙齿化石、数量较多的石器和动物化石,石器中有燧石、石片、刮削器等。相距及10公里的鲤鱼嘴遗址也发现有数量较多的石器。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出土石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良渚文化; 高柄盖罐; 尚中思想; 黄金分割
【关键词】柳州白莲洞遗址; 柳州鲤鱼嘴遗址; 燧石; 石器时代
两周青铜簠初步研究 张婷 (45)
墓葬习俗中的性别研究——以贾湖遗址为例 王建文、张童心 (39)
【摘要】青铜簠是西周晚期大量出现的一个新器类,在春秋早中期得到较大发展,直至战国早期以后才逐渐衰落,此文对两周青铜簠做了初步研究,对其衰落原因提出了分析看法。
【内容摘要】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早期重要的考古发现,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该遗址发现了大量墓葬及保存相对完好的人骨,本文尝试从性别考古学的角度对该遗址中墓葬习俗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两周; 青铜簠; 类型
【关键词】贾湖遗址; 墓葬习俗; 性别考古
里耶秦简所见的秦代户籍格式和相关问题 田旭东 (52)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鸡考 张耀辉 (45)
【摘要】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部分秦代竹简,本文根据整理资料,对秦简所揭示的秦代户籍格式和相关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反映了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户籍制度也更加严密的实际情况。
【内容摘要】本文对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鸡的造型及发现手法作了分析,着重考证了古蜀人的“鸡崇祥”观念和精神信仰,认为其应是具有埋于祭祀坑、祭天、祀春以勾通天地人神等文化功能的彝器,系古蜀王的宇宙重器。
【关键词】秦简; 里耶古城遗址; 秦代户籍; 郡县制
【关键词】三星堆; 二号祭祀坑; 铜鸡
转变期青花瓷器的风格突变与繁荣 黄静 (55)
贵州史前时期陶器概论 张合荣 (50)
【摘要】明末清初(十七世纪),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景德镇青花瓷器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无论器物造型、纹饰内容及其绘画风格、青花料的运用等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因此,古陶瓷学界把这一阶段称为“转变期”。本文通过对此时期青花瓷器造型、工艺、纹饰等方面特点的分析、总结,进一步对转变期青花瓷器的审美思想和繁荣的社会根源等进行探讨。
【内容摘要】贵州洞穴遗址中发现有史前陶器,为研究贵州境内远古居民的分布情形提供了珍贵资料。文中对这些考古发现作了梳理,对出土陶器作了研究,并对其考古编年提出了分析看法。
【关键词】青花瓷器; 转变期; 繁荣; 艺术特色; 美学思想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陶器; 贵州考古
关于四川三台出土“官”款白瓷的几个问题 易立 (60)
中江塔梁子崖墓榜题补释 刘乐贤 (59)
【摘要】作为10世纪前后北方窑场出产、且属当时社会高档用瓷的“官”款白瓷器,在四川地区的出土极为罕见,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本文根据四川三台出土实物,结合各地的相关材料,对这类瓷器的时代、窑属、使用情况及“官”字的含义作了探讨,并分析了四川地区所处“官”款白瓷的有关问题。
【内容摘要】中江塔梁子崖墓有一些墨书榜题,对研究墓主身份和当时社会状况具有重要价值。此文对其中一些墨书榜题作了考释与补充。
【关键词】“官”款白瓷; 窑属; “官”字含义
【关键词】中江; 塔梁子崖墓; 榜题; 考释
●崖墓与汉代文明
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 明文秀 (61)
编辑:文物考古 本文来源:四川文物2009年第1期
关键词: